大前天走了一堆路 導致我腳踝整個痛到不行
剛好在搜詢腳踝相關疾病時看到這個
當足底不正常受力時,就會造成「足底筋膜」連接跟骨的部位產生發炎腫脹,而其可能相關的促發因子包括:站立太久、長時間穿著太平或太高的鞋子、運動傷害、走太多的路或健康步道(不平的石子路)、體重過重者等。如未及時妥善處理,痛楚將會持續數個月至數年之久,足底筋膜將會逐漸鈣化掉,最後將難以復原而寸步難行。
「足底筋膜炎」是腳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典型症狀為「腳跟疼痛」,其疼痛強度也因人而異,有時還會併發腫漲灼熱感,其不適感通常會在足底筋膜經過長時間休息或行走一段時間後獲得舒緩,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出現。
「足底筋膜炎」會侵犯各個年齡層的民眾,以女性朋友較為常見,年齡層則以4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為最大宗。根據門診看診人數統計發現,有90%的患者皆抱怨「足跟疼痛」,10%的患者則是「足部中間或前足部疼痛」。臨床檢查方式以觸診為主,並輔以X光與超音波檢查。
日常照護方面,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主要是以「控制發炎」和「紓緩疼痛」為主,並提出以下七點治療及輔助方式,包括︰
一、使用適合的鞋子及輔具︰鞋子不宜過大或過小,鞋跟不宜過高或過
低(3~5㎝為宜)且不要太硬,足底應有舒適、彈性鞋墊,前足部
也需有軟墊減輕壓力。買鞋時勿只求美觀,需視自身的腳形、用途
和職業上的需要而定。買鞋時間最好選擇下午,因下午之腳型最符
合實際狀況。
二、減少足部衝擊性活動︰如跳躍與跑步,並盡量少踩硬地板及用力踏
地;長期站立工作者,穿著合適鞋子並間歇性休息。
三、控制體重。
四、物理治療︰居家每天局部熱敷,一天數次,每次約10~15分鐘。
五、運動治療︰1、足底筋膜按摩術
2、足底筋膜牽拉術
3、小腿肚牽拉術
六、局部藥物注射︰對於遲遲不見改善病患或無法配合的患者可使用類
固醇局部注射。
七、其它︰生活中避免赤足踏地、避免行走於凹凸不平路面。
最後她再次強調,「足底筋膜炎」的症狀通常是逐漸加劇的,如果不馬上治療,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膝關節、髖關節、背痛等問題。預防永遠比治療更為重要,因此平時就應注重足部的保養工作,注意選購鞋子的基本重要原則,避免持續長途步行,運動宜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足部感到不適時,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所形容跟我的狀況一模一樣.......
我想是該找個時間去作個檢查吧
- Apr 11 Wed 2007 16:19
腳踝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